范爱农,名斯年,鲁迅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后,一直受着封建势力、封建思想的压迫,生活极其困苦。1912 年,范爱农在故乡去世。
范爱农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势力的压迫,无法表达他的爱国热情,最终与旧社会妥协,内心极其痛苦、悲凉的人。
在文中,鲁迅与范爱农从日本留学时就认识了,一开始鲁迅很看不起范爱农,认为他是一个“很可恶的人”,因为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可当后来鲁迅知道范爱农是故意针对那些小人时,鲁迅开始与范爱农成为了朋友。
在辛亥革命后,鲁迅做了某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做了学监。鲁迅因一些学生被抓而向都督抗议时,范爱农却认为鲁迅太冲动,他们两个又开始有了嫌隙。当鲁迅看到范爱农的凄苦时,两人又再次成为了朋友。
但不久后,范爱农溺水身亡,鲁迅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为他感到悲伤,于是写下了《范爱农》这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