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古诗词中桌子的别称
时间:2025-04-14 17:52:04
答案

在古诗词中,桌子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别称。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加含蓄和隐晦,常常用比喻或象征的方式表达事物,而不是直接用具体的名词。因此,在古诗词中描述桌子的句子,往往会使用与桌子相关的动作或场景,如“案”、“几”、“桌案”、“几案”等词汇来间接表达。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其中“床头”可以理解为床的旁边,也就是桌子或桌案的位置。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忽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中“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可以理解为月光照在船边的桌子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

总之,在古诗词中,桌子往往是通过与其相关的动作或场景来间接表达的,而不是通过专门的别称来称呼。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奇闻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