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东安士人之画注音
时间:2025-04-13 08:04:53
答案

东安士人之画,读音为:“dōng ān shì rén zhī huà”。

这句话出自宋濂的《王冕好学》。原文是:“东安士人画竹,初视之,殆非竹也;稍近视之,乃类竹;然亦非竹也。而或曰:‘此竹也。’或曰:‘非竹也。’燎如败壁,恶竹满纸,萧然仅成四五竿,而无一点尘俗气,我向人,说尽平生坎坷不平事,令落魄野人听之,为之嗟叹。乃知此士人之画竹,乃彼天竹也。彼天竹者,薄烟雨,轻风日,拂霜雪,荡秋声,闲花野草,骚人墨客所未尝留意也,彼务乎天者之所为也。若夫编户小民,晨夕供粗粥,哺菜羹,趋走服役,仅得温饱者,曷尝见天竹乎?彼画工之所为,乃竹之似竹者也。”

翻译为:东安的一个读书人擅长画竹,起初看起来,画得并不太像竹子;稍微近一点看,又像竹子了;可是仔细一瞧,却还是不像竹子。有的人说:“这画的是竹子。”有的人说:“这不是竹子。”就像那些腐烂的墙壁,污浊的尘土,满纸都是,只是几笔勾画出了四五根竹子,但却没有一点尘土俗气,依稀地向着人,说尽了他平生的坎坷不平之事,这让那些落魄的文人墨客听了,都忍不住要为之嗟叹。于是才知道,这位读书人所画的竹子,是他心中理想的竹子。那理想的竹子,应该是经历了薄烟雨,轻风日,拂霜雪,荡秋声,闲花野草,这些连那些骚人墨客都未曾留意过的竹子,那才是画家所追求的最本真的竹子。而那些编户小民,早晨晚上只能供应些粗茶淡饭,奔走服役,仅仅能够果腹充饥的人,哪里还曾经见过竹子呢?那些画家所画的竹子,也只是像竹子的竹子罢了。

这段文字通过描述东安士人画竹的过程和结果,表达了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追求的“天竹”境界,即超越形似,追求神似,表现竹子本质的美。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你。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奇闻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