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居庸关被称为“蓟门关”或“军都关”等**。
居庸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延庆区。它的名字和称呼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汉代,它被称为居庸关,三国时代称为西关,北齐时改称为纳款关。进入唐代后,居庸关有了新的称呼,包括蓟门关和军都关等。这些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一军事要塞的不同理解和命名习惯。
居庸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连卢龙、碣石,西接太行山、常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其险要的地形,居庸关一直是北方的重要屏障和交通要道。唐代中期到辽代末期,居庸关还是幽州与并州之间行旅稽查、货物收税的关口。
居庸关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它的自然景观也十分壮观,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名为“居庸叠翠”。关内外有许多名胜古迹,如过街塔(云台)、白凤塚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