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后累迁至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远军使。749年(天宝八载),郭子仪任横塞军使。754年(天宝十三载),改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被封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率部东讨安禄山。756年(至德元载),叛军攻破常山郡(今河北正定),郭子仪自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南下勤王,收复常山郡。757年(至德二载),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759年(乾元二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762年(宝应元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763年(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765年(永泰元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建中二年六月辛丑日(781年7月9日),郭子仪病逝,获得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郭子仪在军事上多有建树,且为人宽厚大度,以德服人。他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立下汗马功劳。因其功勋卓著,被历史学家誉为“再造唐室”的功臣。